咨询电话
025-58599060
邮 编
210012
025-58599060
邮 编
210012
三法参政议政︱细数人大代表孙勇20年的履职“最强音”
2021年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江苏省人大代表、江苏三法律师事务所主任孙勇提出第1148号建议:建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江苏省办理“醉驾”案件的规范性文件。
在血液酒精含量数值的基础上,结合行车路段、行车时间、车辆状况、以往交通违法情况、造成后果等因素,认定“醉驾”的危险程度,统一“醉驾”案件不起诉、缓刑的适用标准,解决争议问题、慎用刑事处罚、统一司法认定尺度,在刑事司法领域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工作。
2021年初,江苏省人民检察院成立以院领导为组长的醉驾调研课题组。历时9个月,形成了《江苏省检察机关醉酒型危险驾驶案件办理情况调研报告》和《江苏省检察机关醉酒型危险驾驶案件办案指引(试行)》,于2021年9月9日下发全省检察机关执行。指引下发3个多月以来,危险驾驶类案件整体受理数呈下降趋势,不起诉率逐步提升,办案标准趋于统一。该建议还被写入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履职20年来,他先后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三十余部法律法规的论证、调研、修订等工作,同时围绕促进法治建设、维护群众利益等重点,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连续7年呼吁通过制度落实《律师法》实施
2003年省人代会上,孙勇提出了改善律师执业环境的建议,并连续7年呼吁通过制度落实《律师法》的实施。
2008年省人大常委会人代联委专门召集省公安厅、省检察院、省司法厅与他多次沟通,之后省公安厅和省检察院分别出台了《关于认真贯彻<律师法> 切实保障律师会见权的通知》和《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通知》,这在全国属于首例,标志江苏依法治省走在全国前列。
二、“关于加快建立高水平刑事辩护律师库的建议”
为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孙勇提出了“关于加快建立高水平刑事辩护律师库的建议”,建议从全省律师队伍中选拔优秀刑事辩护律师,加快推进刑事辩护律师库的建立,为开展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提供人才支持,这个建议被省人大评为2018年度优秀建议,并被省人大常委会列为2019年重点处理建议,将一名法律人对法治的坚守与信仰,带到了代表履职路上,诠释一名法律人和人大代表的责任和担当。
三、“关于加强我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保障的建议”
2019年省人代会上,孙勇提出了“关于加强我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保障的建议”,要求解决基层单位在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人员、经费、场地等实际困难。
省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由曲福田副主任督办,刘旸副省长领办,省人大监司委制定督办方案。同年6月监司委组织到无锡开展专题调研,7月曲福田副主任带队到徐州视察,孙勇主任应邀参加了上述活动,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基层单位的工作成效和存在问题。8月常委会召开重点建议督办会,曲福田副主任、刘旸副省长出席会议,听取了省司法厅、编办等部门工作安排。
四、关于建议制定《江苏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条例》的议案
2020 年省人代会上,孙勇提出了《关于制定<江苏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条例>,进一步提升我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水平的议案》,被省人大常委会列为 2021 年度立法预备项目,省司法厅也已经启动相关工作,为这部地方立法做好了充足准备。

2018.07.18立法前评估暨条例草案专家评审会
2018年5月,江苏三法律师事务所受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托,开展《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立法前评估及草案起草工作。
作为项目的组织者,孙勇带领课题组成员奋战45个昼夜。“课题组于5月15日启动了立法前评估工作,首先是制定了包含评估目的、评估对象、评估内容、评估方式、评估步骤等内容的详细工作方案。”孙勇介绍。
紧接着,课题组采取文献查询、法律法规检索、问卷调查、访谈介绍、座谈交流、专家咨询、专题调研、实地考察、网络信息搜索等方式,全面展开立法前评估,先后召开各种形式座谈会、访谈会、讨论会、论证会、办公会30多次,形成了40多份近10万字的会议纪要和工作简报,完成了调查报告和调研报告10份,汇编了立法参考资料近200万字,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近14万字立法前评估报告及附件,起草了《条例(草案)》(建议稿)及立法说明。
就在起草《条例》期间,课题组全体成员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进行专题调研,并举行了悼念仪式。“这是为了让每一位参与起草的律师带着情感,感受肩负责任,增强使命感。”孙勇道出了举行这场仪式的初衷。
2019年,《条例》实施一年后,三法所身体力行勇担《条例》贯彻落实责任,在所内组建律师宣讲团,先后深入到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南京市交通集团、六合区长芦街道白玉社区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基层村居、新闻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讲活动。
协助南京市律协召开“精日”行为法律问题研讨会,参加南京律师“重走丛葬地祭奠遇难同胞”大型公益宣传活动。
发动多名律师冒着严寒,回访19处丛葬地及纪念地,在走访中及时发现部分丛葬地、纪念地在地图导航软件尚无位置标注的问题,全程参与“史上最完整版”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电子地图制作与发布。
此后,在孙勇带领下,三法所充分发挥起草《条例》的经验优势,先后受托起草《江苏省革命类历史纪念设施、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条例》《江苏省预付卡管理办法》《江苏省公共法律服务条例》《南京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积极发挥律师在立法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为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贡献智慧和力量,用行动践行着三法人的责任和担当。
他带领律师成立了“江苏省职工法律援助律师团”,十六年来坚持为全省职工和工会组织提供法律帮助;发动所内律师为群众提供公益法律服务,近四年来为群众免费服务2100余个工作日,办理法援案件480余件;组织三法所与革命老区安徽金寨县油坊店乡等基层村居结对共建,助力法治政府建设,捐款70余万元设立教育基金和村民新风培养基金,并在当地建立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在实施脱贫攻坚和依法治国实践中贡献律师的智慧与力量。
在2020年初举国上下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他组织所内20余名律师编印二千余册法律读本赠送给近20家一线企业、医疗机构,为“依法抗疫”提供法治保障,组织律师为确诊病例集中收治机构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捐助15万元。
在血液酒精含量数值的基础上,结合行车路段、行车时间、车辆状况、以往交通违法情况、造成后果等因素,认定“醉驾”的危险程度,统一“醉驾”案件不起诉、缓刑的适用标准,解决争议问题、慎用刑事处罚、统一司法认定尺度,在刑事司法领域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工作。

忠诚履职 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人大代表作为人大工作的主体,参与立法工作,既是代表权力更是代表责任。孙勇自2003年当选为第十届省人大代表,至今已连任四届。履职20年来,他先后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三十余部法律法规的论证、调研、修订等工作,同时围绕促进法治建设、维护群众利益等重点,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连续7年呼吁通过制度落实《律师法》实施
2003年省人代会上,孙勇提出了改善律师执业环境的建议,并连续7年呼吁通过制度落实《律师法》的实施。
2008年省人大常委会人代联委专门召集省公安厅、省检察院、省司法厅与他多次沟通,之后省公安厅和省检察院分别出台了《关于认真贯彻<律师法> 切实保障律师会见权的通知》和《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通知》,这在全国属于首例,标志江苏依法治省走在全国前列。
二、“关于加快建立高水平刑事辩护律师库的建议”
为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孙勇提出了“关于加快建立高水平刑事辩护律师库的建议”,建议从全省律师队伍中选拔优秀刑事辩护律师,加快推进刑事辩护律师库的建立,为开展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提供人才支持,这个建议被省人大评为2018年度优秀建议,并被省人大常委会列为2019年重点处理建议,将一名法律人对法治的坚守与信仰,带到了代表履职路上,诠释一名法律人和人大代表的责任和担当。
三、“关于加强我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保障的建议”
2019年省人代会上,孙勇提出了“关于加强我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保障的建议”,要求解决基层单位在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人员、经费、场地等实际困难。
省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由曲福田副主任督办,刘旸副省长领办,省人大监司委制定督办方案。同年6月监司委组织到无锡开展专题调研,7月曲福田副主任带队到徐州视察,孙勇主任应邀参加了上述活动,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基层单位的工作成效和存在问题。8月常委会召开重点建议督办会,曲福田副主任、刘旸副省长出席会议,听取了省司法厅、编办等部门工作安排。
四、关于建议制定《江苏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条例》的议案
2020 年省人代会上,孙勇提出了《关于制定<江苏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条例>,进一步提升我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水平的议案》,被省人大常委会列为 2021 年度立法预备项目,省司法厅也已经启动相关工作,为这部地方立法做好了充足准备。
责任在肩 积极参与地方立法

2018.07.18立法前评估暨条例草案专家评审会
作为项目的组织者,孙勇带领课题组成员奋战45个昼夜。“课题组于5月15日启动了立法前评估工作,首先是制定了包含评估目的、评估对象、评估内容、评估方式、评估步骤等内容的详细工作方案。”孙勇介绍。
紧接着,课题组采取文献查询、法律法规检索、问卷调查、访谈介绍、座谈交流、专家咨询、专题调研、实地考察、网络信息搜索等方式,全面展开立法前评估,先后召开各种形式座谈会、访谈会、讨论会、论证会、办公会30多次,形成了40多份近10万字的会议纪要和工作简报,完成了调查报告和调研报告10份,汇编了立法参考资料近200万字,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近14万字立法前评估报告及附件,起草了《条例(草案)》(建议稿)及立法说明。

江苏三法律师事务所起草团队
7月18日,南京市人大法制委邀请6位法学、历史学专家,召开专家评审会。与会专家评审认为,立法评估工作方法科学,内容鲜明有针对性;条例文本定位准确,结构合理,重点突出,措施得当,设立了“十大制度”,在全国属于首创,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王晨副委员长、中宣部、省市人大、省司法厅等领导以及法学、历史学、立法学专家的充分肯定。就在起草《条例》期间,课题组全体成员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进行专题调研,并举行了悼念仪式。“这是为了让每一位参与起草的律师带着情感,感受肩负责任,增强使命感。”孙勇道出了举行这场仪式的初衷。
2019年,《条例》实施一年后,三法所身体力行勇担《条例》贯彻落实责任,在所内组建律师宣讲团,先后深入到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南京市交通集团、六合区长芦街道白玉社区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基层村居、新闻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讲活动。

孙勇在宣讲条例
9月至11月期间,南京市司法局组织市法律援助基金会、市律师协会、江苏三法律师事务所全面实施《条例》宣传项目,孙勇积极发动骨干律师围绕《条例》重点内容,制作4期微视频,开展“长卷祈国愿”百米祭文活动。协助南京市律协召开“精日”行为法律问题研讨会,参加南京律师“重走丛葬地祭奠遇难同胞”大型公益宣传活动。
发动多名律师冒着严寒,回访19处丛葬地及纪念地,在走访中及时发现部分丛葬地、纪念地在地图导航软件尚无位置标注的问题,全程参与“史上最完整版”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电子地图制作与发布。
此后,在孙勇带领下,三法所充分发挥起草《条例》的经验优势,先后受托起草《江苏省革命类历史纪念设施、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条例》《江苏省预付卡管理办法》《江苏省公共法律服务条例》《南京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积极发挥律师在立法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为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贡献智慧和力量,用行动践行着三法人的责任和担当。
不忘初心 做好群众利益的“代言人”

人民代表为人民,孙勇将履职步伐踏进基层村居,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服务群众。
他带领律师成立了“江苏省职工法律援助律师团”,十六年来坚持为全省职工和工会组织提供法律帮助;发动所内律师为群众提供公益法律服务,近四年来为群众免费服务2100余个工作日,办理法援案件480余件;组织三法所与革命老区安徽金寨县油坊店乡等基层村居结对共建,助力法治政府建设,捐款70余万元设立教育基金和村民新风培养基金,并在当地建立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在实施脱贫攻坚和依法治国实践中贡献律师的智慧与力量。
在2020年初举国上下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他组织所内20余名律师编印二千余册法律读本赠送给近20家一线企业、医疗机构,为“依法抗疫”提供法治保障,组织律师为确诊病例集中收治机构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捐助15万元。

孙主任前往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捐赠15万元爱心善款
2021年7月,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发现新冠确诊病例,全市迅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孙勇积极响应疫情防控部署要求和号召,总结去年防疫经验,迅速组建志愿者团队,先后组织十多批次律师前往仙鹤门社区、东方城社区、仙居雅苑社区等社区、街道,投身到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中,为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贡献三法力量。
孙勇律师
江苏三法律师事务所创始人、主任
一级律师
江苏省人大代表、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江苏省优秀律师、南京十佳律师、南京市司法局优秀共产党员。长期为各类政府机关、大型国企与民营企业提供法律服务,擅长处理复杂民商事、行政案件。